萧瑾瑜的野心如同一团熊熊燃烧的烈火,不断吞噬着他心中的理智与底线。他在朝堂之上步步为营,试图通过一场精心策划的权力斗争,彻底将萧煜压入深渊。然而,萧煜并非任人宰割的羔羊,他与沈清澜并肩而立,在这场权谋的较量中,逐渐展现出了过人的智慧与勇气。
夜色深沉,京城的天空被厚重的云层遮蔽,连一丝星光都未曾透出。萧煜的书房内,烛火摇曳,映照出他冷峻的面容。沈清澜站在他身旁,手中握着一卷刚刚收到的密信,眉头紧锁。信中是萧瑾瑜近日的动向——他暗中联络了朝中数位重臣,试图在明日的朝会上弹劾萧煜,罪名是“通敌叛国”。
“通敌叛国?”萧煜冷笑一声,眼中闪过一丝寒意,“他倒是会挑罪名。”
沈清澜轻轻放下密信,抬眸看向萧煜,声音温柔却坚定:“他既然敢动手,必然有所依仗。我们不能坐以待毙,需得提前布局。”
萧煜点头,目光落在沈清澜清丽的面容上,语气中带着一丝赞赏:“清澜,你总能在关键时刻给我指引。”
沈清澜微微一笑,眸中闪过一丝狡黠:“我虽不喜权谋,但也不能眼睁睁看着你被他算计。更何况,我们的命运早已紧紧相连。”
两人迅速商议对策。萧煜决定以静制动,暂时按兵不动,同时派人暗中搜集萧瑾瑜的罪证。而沈清澜则提议利用自己在江南的声望,联络一些文臣,为萧煜争取更多的支持。
“江南文人虽不涉朝政,但他们的影响力不可小觑。”沈清澜轻声道,“若能得他们相助,萧瑾瑜的阴谋便难以得逞。”
萧煜眼中闪过一丝赞许:“清澜,你果然心思缜密。”
沈清澜莞尔一笑,眸中闪过一丝坚定:“为了你,我愿倾尽全力。”
翌日清晨,朝会如期举行。金銮殿上,萧瑾瑜一袭紫袍,神色倨傲地站在群臣前列。他目光如刀,扫过殿内的每一位大臣,最终落在萧煜身上,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陛下,”萧瑾瑜上前一步,声音洪亮,“臣有本奏。”
皇帝微微颔首,示意他继续。
萧瑾瑜从袖中取出一份奏折,双手呈上:“臣近日查实,萧煜将军与北境蛮族暗中勾结,意图颠覆我大梁江山。此等大逆不道之徒,若不严惩,恐国将不国!”
此言一出,殿内一片哗然。
萧煜神色如常,目光淡淡地看向萧瑾瑜,语气平静:“兄长何出此言?可有证据?”
萧瑾瑜冷笑一声:“证据?自然有!”他一挥手,几名侍卫押着一名衣衫褴褛的男子走进殿内。那人跪倒在地,瑟瑟发抖。
“此人乃北境细作,已在萧煜府中潜伏数月。”萧瑾瑜指着那人,语气咄咄逼人,“你可敢否认?”
萧煜目光一沉,心中暗自警惕。他虽未与北境勾结,但此人的出现显然是萧瑾瑜精心设计的陷阱。
就在此时,沈清澜缓步走入殿内,一袭白衣如雪,气质清冷。她向皇帝行了一礼,声音清脆:“陛下,臣女沈清澜,有本奏。”
皇帝微微一愣,随即点头:“准。”
沈清澜从袖中取出一卷画轴,双手呈上:“臣女近日作了一幅山水画,想请陛下过目。”
皇帝接过画轴,缓缓展开。只见画中描绘的是江南山水,烟雨朦胧,意境深远。然而,画中的一处细节却引起了皇帝的注意——画中一角,赫然画着一座北境风格的建筑,与江南风光格格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