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瞧,什么叫义薄云天,什么叫高风亮节,什么叫心思天下,这就是我们当代读书人的榜样!”
“当初一同参加科举考试的时候,我就早有预料,王状元必定飞黄腾达,青云直上,今日果然不出所料。”
“也只有这样品性高洁,胸怀宽广,能容天下万物的人,才有资格当状元,才有资格迈向巅峰!”
还是最开始站在最高处念皇榜的那位仁兄,直接来了一波慷慨激昂的表态,顿时收获了众人热烈的掌声。
“说的好,人家能当状元就是应得的,得亏今年选的是王状元,要选的是别人,我绝对不干!”
“可惜咱们来长安参加科举考试的人千千万万,实在无缘与这位状元郎一见,要不然真乃人生一大快事。”
“别的不说,尽管这位王兄并不认识我,但今日我宣布,他就是我最好的朋友了。”
“往后谁要是说王辰个不是,我必定撸起袖子跟他拼了!”
众人纷纷为之表态,在场所有人当中,没有一个不感激王辰的。
寒门学子因为王辰站出来为他们说话,从而获得了整整七成国子监入学名额,避免了寒门学子因为读不起书而就此丧失机会的绝望前景。
甭管具体细节是什么,对他们来说就是莫大的恩惠,换了别的官老爷,有谁愿意想出这个法子,并且扩大寒门学子的入学比例吗?
而且不仅仅是这些寒门学子,那些家境富裕的富家子弟,也同样心怀感激。
其实要论单纯的政治背景来说,他们搞不好还比不上寒门子弟。
寒门子弟只是没钱,但大多数都是数代以前有一定资历的中小世家,要不然也供不出书香门第。
人家有家室渊源,仅仅只是没有财富而已,论政治背景可比他们要优越的。
以往历朝历代,从来没有过通过捐献学费这个渠道入学的前例,商人在古代本来也就是不被看好的阶级。
有钱又怎么样,没有政治背景,还不都是多的,顶多比广大的农业及手工业者条件好而已,碰上士族那就得老老实实缩着。
不论是隋朝还是两晋时代,他们这些商人之子,从来就没机会入选国子学这样的官方最高教育机构。
此次王辰大开先例,直接替他们这些商人之子也拓了一条渠道出来,谁又能够不感激涕零呢?
这是多少钱也买不来的上升机会,现在门就敞开在这里了。
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是这位王状元亲手推动的。
此间恩惠大过于天,在场的学子,都应当向王辰行个大礼!
……
在这一刹那,王辰于全长安学子心目中的形象,俨然拔高了千万丈,甚至还在散发着熠熠光辉。
倘若王辰现在出现在朱雀大街上,瞬间就会被汹涌的人潮给围拢住,将会成为无数学子崇拜的对象。
这份皇榜的影响力实在太大了,对王辰形象的塑造,简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李世民这个天子是当的相当有水平,随随便便一句话,就帮王辰把势头给彻底造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