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辰说完最后一句话,刹那间全场寂静,太极殿中落针可闻。
众人都已经有些呆了,他们是彻底被王辰的这一套理论给说服了。
足足过了好半晌之后,太极殿中才突兀地响起一记声响。
“好!”
“说的好!”
“好一个百年大计,教育为先!”
“不愧是今年科举考试的状元,不愧是所有人都评述为完美的状元郎,如此人物,堪称我大唐国之大才!”
寂静的太极殿中,突兀出现地声音,顿时将所有人的目光吸引了过去。
说话的赫然是站在勋贵之首,身为河间郡王的李孝恭。
此刻,这位皇室宗亲,对大唐建立也做出过突出贡献的武将,是第一个出声对王辰表示高度赞扬的。
即便在文臣武将如雨的初唐贞观时期,李孝恭也足以称得上举足轻重的人物,是皇室宗亲中最大的实权派。
李孝恭对于王辰的高度肯定,就意味着皇室宗亲的集体表态,因为不会有宗亲和李孝恭唱反调。
果然,在李孝恭说完之后,站在他后面的那些勋贵们当即就活了起来。
这个闲散的王爷,那个赋闲的国公,各路王公立马出声附和。
整个朝堂之上,一时之间充满了对王辰的溢美之词。
站在文臣队列的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眼中都不约而同地出现了欣喜之色。
他们还没发话,勋贵那边就先表态了,那今日之事就算稳了。
毕竟朝中最游离的力量就是勋贵集团,但是偏偏这个集团又不可以忽视,也没谁可以不把他们当回事。
平日里勋贵不参与对具体事情的表态,文臣武将也不会去撩拨勋贵集团。
只是一旦勋贵集团对某些事情发表了态度,那他们的态度就不可忽视,必须要郑重对待。
现在勋贵集团对王辰这么看好,那么再加上他们几位文官头头的支持,王兄弟还能混的差了?
在这种表态之下,太极殿中的气氛一时大好。
高坐在帝王宝座上的李世民,也是看在眼里,乐在心里。
这一波舒服了,眼睛这幅景象,简直出乎了李世民的意料。
本想王兄弟只要随便说点东西,把朝中文武给镇住就行了。
但没想到效果这么好,就连勋贵都立马倾向了王兄弟这一边,效果属实拔群。
这下李世民想要给王辰提拔任何官职的话,都没有顾忌了,当然只要他不一下拔到非常高的地步。
在勋贵们集体发言表态之后,稍微慢了半拍的文臣武将也纷纷跟上,对于王辰所提出来的这个意见观点,达到了出乎意料的高度一致。
这还是自从李世民登基之后,整整两年时间里,难得出现的三大集团各大派别,一统口风的场景。
王辰这也算是贞观年间第一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