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在虞世南的奏折里,他是专门找王辰商讨笼络人才一事的,而并非在吃饱喝足之后闲谈带出来的。
这样写的好处,就是突出强调了王辰的功劳,将会给王辰在政绩簿上增添更加浓厚的一笔。
要是告诉人家,自己二人是吃完饭消食的时候闲聊想出来的,那样在汇报的时候显得不庄重,也没有那么强烈的使命功劳。
所以王辰才会神色古怪地看了一眼虞世南。
好家伙,瞧瞧人家这朝堂素养,这就不是一般人所能想到的方面。
像虞世南这种历经两朝三帝,在朝堂上混迹了多年的老油条,自然有其独到之处,王辰表示自己还要多加学习这些优点长处。
在感叹了一阵子之后,王辰接着看起后面的内容。
虞世南的这份奏折之所以这么厚,确实是因为他写了不少内容,几乎把王辰所讲的那些必要性和实行策略,乃至策略的好处、对大唐的积极正面影响,都在上面写了出来。
这位礼部左侍郎还顺带着发挥了一下自己的优秀文字功底,把王辰所说的内容给润色了一下,看起来就更加正式和郑重了,也彻底把王辰给突出了。
整个看完之后,王辰把奏折双手奉还给了虞世南,然后对虞世南比了个手势。
“老哥,你这奏折写的也太好了,功底深厚,一点问题都没有。”
虞世南这才放下心来,笑着捋了捋自己的胡子。
“害,我也就这点微末的本事了,和老弟你相比简直差得远。”
……
或许是因为解决了心头大事,虞世南整个人都放松了下来,又重新变回到了之前那个话痨的样子。
不过这回虞世南也不谈文学了,反倒是拉着王辰开始掰扯起了朝堂政事方面的东西。
俩人就这么闲谈了一个中午,直到王辰要去上下午的班,这才告一段落。
大唐也是分上下午制的,官员上午下午都要去上班。
但是相较于上班制度,大唐官员比较自由,毕竟是朝廷的管理阶层,换个概念称之为统治阶层也不为过。
所以到了点之后,虞世南担心王辰第一天报到下午就翘班或者迟到,会增加不好的影响,因此立马就派自家马车送王辰去尚书台的衙门。
事实上这还真是虞世南多虑了,王辰别说迟到,就是一整个下午都翘掉,也不会有很大的问题。
毕竟作为尚书省都事,也就是王辰直属上司的朱明,现在可是坚定的认为,人家王辰背后站着的可是礼部侍郎,这尼玛是自己绝对惹不起的人物。
但不管怎么说,王辰还是从虞世南的府邸告辞,随后老老实实的上班点卯去了。
在王辰走后,虞世南府上的下人来到客厅。
“老爷,您今日下午还约了褚侍郎喝茶,现在时间也差不多了。”
虞世南立马摆了摆手。
“还喝什么茶,准备车马,我要去李舍人府上。”
“至于褚遂良那家伙,派个人去通知他一声,茶下次再喝,我有要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