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虞世南说要把自己的名字也一同写上奏折的想法,王王辰自然是欣然接受的,这个也没必要加以拒绝。
毕竟自己现在也就是个初入官场的新人,还只是一个最底层的从八品官员。
想要加速提升官职,在最短的时间内成为朝廷中坚力量的话,大量的政绩是必不可少的。
要不然身上没有什么亮眼政绩的话,即便自己和李世民称兄道弟,李二也很难一口气将自己提升到什么很高的位置。
那样是揠苗助长,对王辰来说并不利,李世民操作起来也不容易。
除了引起朝中各派势力蜂拥反对之外,还会平白给王辰树敌,这是王辰绝对不愿意做的事情。
他是要成为大唐宰相的人,追求的至高目标是工业化改造大唐,将大唐全面现代化。
这不是一点力量就能做到的事情,不仅仅是皇帝支持他就够了,还需要大唐社会各界的全力运转,需要的是满朝文武对他的政令贯彻落实。
因此在这样的固定环境背景之下,王辰没必要为了争取一点便利就疯狂树敌,这是极其不智的行为。
所以王辰宁愿步子稳健一点,稳扎稳打一些,也不需要揠苗助长。
当然,这里说的稳健不是说蹒跚行步,而是走任何一步,都要有其根据。
综上所述,政绩就是王辰现在最需要的东西,而且是师出有名,有根有据的政绩。
那么由朝中绝对实权派高官,身为礼部左侍郎的虞世南亲手所写奏折,绝对算的上师出有名,有根有据。
虞世南出马为王辰表功,然后自己上面还有人。
到时候两边配合一下,这笔政绩功劳就算是坐实了。
出谋划策,请求重建国子监,这笔政绩想必不小,指不定能给自己一个大大的惊喜。
……
虞世南向王辰拱了拱手,然后整个人跑到书房去开始奋笔疾书。
在这期间,王辰也就在偌大的会客厅四处转悠一番,顺便观赏一下虞世南的府邸布局。
前后倒也没有等多久,虞世南就手持一本厚厚的奏折小跑了出来。
“王兄弟,王兄弟!”
“你来看看,我上面所记载的有没有什么遗漏,你先前所说的那些东西,我应该都算是记全了。”
王辰也不和虞世南客气,顺手就将这份奏折给接了过来。
讲道理,这奏折还挺厚,看来虞世南着实写了不少内容。
王辰才刚刚翻开,顿时映入眼帘的就是行行列列极其优美的书法。
虞世南这一手书法确实是没得说,简直无敌,也无怪乎人家被称为初唐四大家之一。
但是围绕着内容看了几眼之后,王辰脸上的神情顿时就古怪了起来,不由得看了虞世南两眼。
在奏折的开头,虞世南陈述了一下整件事情的起因。
原话是“久闻今科状元王辰才学机敏,博学笃行,学究寻常,故臣专行与之共论科举考试后续妥善解决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