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可从来没有做过户部的官员,对于经济方面的东西,那可是基本不懂,听在耳中自然是两眼一抹黑。
这几个名词的基本意思他能理解,但是组合在一起,那自然是一头雾水。
王辰竖起一根手指,往上方指了指,然后神神叨叨的说道。
“其实咱们大唐之前也是设有国子监的,那还是武德元年的事情,当时太上皇力主重开国子学。”
“不过那时候的国子学,作用可并非笼络人才,培养天下寒门士子,而是供勋贵子弟读书,并且结交游玩。”
“当然后来因为大唐忙于南征北战,肃清各地的反叛势力,各家的勋贵子弟,加入国子学的也不多。”
“所以这个机构没过几年就彻底荒废下来了。”
虞世南顿时挠了挠头,脸上的懵逼神情是更加浓重,摆明了丈二和尚摸不着头。
什么,大唐早在武德元年建国的时候就有了国子学?
原来还有这么一桩历史吗?
那他还真不知道。
毕竟武德元年的时候,隋朝尚且还没有灭亡,虞世南当时是属于隋臣。
其后又流转被窦建德擒获,直到彼时身为秦王的李世民击破窦建德,虞世南才得以投拜李世民麾下。
而那时候已经是武德四年了,本来就是玩票性质的国子学,早就已经被人遗忘到哪个角落去了,虞世南对于这一桩历史自然是不知情。
所以他才会在王辰的点拨之下,猛然想起国子监,而并不是依靠自己联想出来的。
看着虞世南那满脸懵逼的模样,王辰有些好笑的继续说道。
“虽说这个国子学开办了没几年,就荒废了下来,但是这个衙门并没有彻底废除,只是没人了而已。”
“这个衙门所占的地,以及地上的建筑,是完好无损的保留在那的。”
“所以如今想要重建国子监,达到招收千人以上的规模,只需要在原地基础上扩建即可。”
“朝廷拨一笔扩建费就行了,顶多算上个维护费,地是不需要重新腾出来了,最起码这一块的花费上,已经减到了原先的六成以下。”
……
虞世南脸上的懵逼神情慢慢褪去,默默地点了点头。
人家王兄弟既然已经把这桩历史给说了出来,那他还有什么不懂的呢?
在说到大唐曾经有过国子学这个机构的时候,他其实就已经差不多悟懂了,不需要重新规划地方,原址扩建即可,花费将会少得多。
想到这儿,虞世南在心中明悟的同时,也不由得升起了无限感慨。
瞧瞧,瞧瞧人家王兄弟这知识素养和水平。
自己身为隋唐之际过来的老家伙,了解的前程往事,都还没有人家一个小年轻知道的多。
这绝逼是看了不少书,了解了不少世事人情。
果然能写出那般惊世文章的人才,也必有其常人所远不能及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