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王大人提出的这个让大家不满,不过他说的也没错。
谁都知道白莲教是一个邪教。
只要是乱世,他们就出来蹦跶。
如今太平盛世,他们也不安生,实在是可恶至极!
但凡有血性的大明子民都不会主动跟他们勾结在一起的。
就算是历史上朱棣靖难不是也没找白莲教帮忙?!
所以,王御史这话确实有一定的道理。
但是蓝玉发现的证据都在这。
至于背后有没有隐情,那就只能等陛下派人去辽东调查之后才能明白了。
所以,虽然众人觉得不妥,却没有理由反驳。
最后还是冯胜来了句:
“陛下,为今之计,需尽快派人前去辽东了。”
朱允熥心里却对他的那几个皇叔,没什么好感,调查就调查吧,反正黑的白不了,白的黑不了。
“诸位爱卿,蓝玉此次带兵二次北伐,不但马踏王庭,还把蒙古彻底打服。
如今更是无意中协助了曹国公找到了这么多辽东走私案的线索。
朕要赐封蓝玉为我永乐朝第一个异姓王,至于这封号,还得由礼部和诸位共同商议一个出来。
不知诸位爱卿可有异议?”
封王啊!
这就来了吗?
犹记得之前平倭大捷进京的时候,他们在这里吵的一塌糊涂的样子。
今天这异姓王就这么水到渠成的来了!
众人的心思不由又激荡起来!
陛下实现诺言了啊!
光凭军功就可以封异姓王。
武德侯没得到,他们还以为陛下是在画饼呢。
没想到在今天,就这么水灵灵的提出来了。
虽然不是自己封王,但是他们都看到了希望。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儿。
大臣们开始七嘴八舌的讨论了起来——
【叫镇北王吧。蓝大将军两次北伐,这个封号实至名归!】
【哎老兄,说王不说吧!】
【叫永安王,漠北一统,取永远安定之意。】
【叫永宁王,自此,漠北再无战乱,永远安宁。】
礼部侍郎此时却站出来说道:
“陛下,臣以为,封蓝大将军为镇朔武宁王最为贴切。”
讨论封号正是礼部的职责,朱允熥哦了一声,问何以见得?
礼部侍郎朗声说道:
“首先,朔乃北方的代称。
蓝大将军第一次北伐之际,无上皇就曾经颁发敕令【持节镇朔方】之语,此为其一;
‘武宁’二字和我朝异姓王规制相同,不如开平忠武王,中山武宁王。
蓝大将军以骑兵灭北元,尤当突出其‘武’德;此其二;
臣以为,镇朔武宁王可享九锡之礼:
玄甲三千、金节朱钺、九旒冕服,特许在北平以北立纪功碑,方显陛下殊恩。
此封号既承洪武旧制,又开我朝新章。”
朱允熥身为皇帝,一下子就听到了礼部侍郎的弦外之音。
这武宁恐怕还有止戈的含义。
若是他日自己想要收回他手中的权利,似乎也能做点儿文章。
于是,他含笑问道:
“嗯,朕以为不错,诸位爱卿意下如何?!”
“臣等附议!”
蓝玉内心波澜不惊!
只是静静地站在一旁听着大臣们为自己议王号。
从诏狱出来,到如今不过两年的光景,对他来说就像是过了一辈子那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