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熥在看奏折,杨士奇求见。
杨士奇这两天因为接受了一项光荣的任务——
执笔本期大明日报的头版头条。
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就因为一个头条的标题,陛下已经打回来两次了。
这让杨士奇有点儿蒙圈。
陛下的要求让他有点摸不着头脑。
所以,在朱允熥教导了好几次之后,杨士奇改完之后,又来了。
朱允熥也很头疼,杨士奇这个家伙,非常能干,把大明日报办的让他非常满意。
但是这次江南让他太恼火了。
所以,他决定要好好利用一下舆论的力量来宣传一下江南的丑行,可是杨士奇这个家伙取的标题让他眉头直皱——
《泯灭良知的贼人》
《行刺当今圣上,世风日下》
这都什么玩意儿,透着一股腐尸的味道。
最后都被朱允熥打回去了。
让他重新修改,一个主旨,务必做到炸裂人的三观,吸引人的眼球!
这是修改后的第三稿。
杨士奇把改好的稿子交给朱允熥看。
朱允熥仔细看了看,这次改的稿,颇为满意。
“杨爱卿,下次就是这么写,不要用词老套了,知道吧,不然没什么人感兴趣,你看朕教你改的标题就很好嘛,一看就很吸引人啊。”
杨士奇恭敬道:
“都是陛下教导有方,臣不敢居功。”
经过朱允熥的讲解,杨士奇终于明白了朱允熥想要的,于是出了这一版。
“光天化日之下刺王杀驾,到底是道德的沦丧还是人性的泯灭!?”
百姓一看,就知道这头版头条说的是啥,想看的自然会心甘情愿的掏腰包购买。
“这么大的事儿,当然知道的人越多越好。
如此,才会发挥媒体的最大的作用。
百姓无法窥见朝堂上的黑暗和光明,只有通过口口相传,或者是这种行式了解大明的一切。
所以,我们要利用好舆论引导的作用,让人们习惯从这种官方报道中窥见事情的真相,从而对政府,对朝廷,对咱们当政者产生信心。”
朱允熥谆谆教导。
杨士奇总算明白了朱允熥的意图,原来陛下是要大肆宣扬江南的丑行。
所以,他立刻恭敬的回到:
“是是是,陛下教导的是,臣谨记在心。”
朱允熥对自己喜爱的臣子非常大度。
他笑呵呵的说到:
“杨爱卿,现在,大明日报的发行情况扭亏为盈了吗?”
杨士奇恭谨的回答到:
“陛下,说实话,自从发行大明日报一来,每天都在亏损。
直到两路战线开战后,每十天发行两次的日报数量才堪堪满五十万份。
即使这样,也才成本持平,想要盈利,还是难如上青天啊。”
朱允熥知道,这一年来,大明日报虽然每十天发行一次,但是发行量一直上不去,现在的五十万份,还不是应天一地的量,二十应天附近几个府县的总和。
所以,赔钱是现状。
不过,值得肯定的是,这大明日报,终于从无人问津到现在的销售一空了。
实在是可喜可贺。
而他,也在等着这个结果到来的日子。
因为只有人们认可的东西,才会有价值。
现在,发行量已经达到了五十万份了,已经不赔钱了,那他可就要开始大赚特赚了。
于是,他吩咐人给君臣二人泡上好茶。
开始给杨士奇讲起了生意经:
“你现在明白了朕当初让你在报纸上印上那段话的作用是啥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