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着马车不便进山,萧元朗吩咐手下把车赶回去,自己带着护卫同侄子骑马进山。
苏云注意到,马掌上都钉了铁掌,这样便不怕下雪路滑了,这真是个好主意,自己怎么就没有想到呢?等赶明儿也让匠人给自家的骡子钉上。
一阵寒风吹来,树上的雪花簌簌落下。萧珩不禁皱了皱眉,心道这天气还真是冷,幸亏谢三郎发现燃石,否则兵士都要挨冻。
他年纪尚小,但所知颇多,对于朝廷中的弯弯绕绕也都有所了解,知道谢家人是被冤枉的。这样谢三郎心中难免有怒气,也不知道这次去拜师能不能成功,毕竟他也算是跟今上沾亲带故……
见他有些忧愁,萧元朗心中无奈,心想这小小年纪学什么不好,学他阿爷皱眉。
于是便哼笑道,“怎么样?贤侄,我就说不虚此行吧?”
说着,拿了一串糖葫芦跟一块萝卜糕让萧珩尝尝。
刚才在林家,他不好意思大快朵颐,这会儿吃了几口,萧珩在心里惊叹,怪不得他小叔叔想要来这农家蹭饭吃呢,果然是不同凡响。
“有谢家三郎在此,自然会不虚此行,阿珩在此谢过小叔叔。”萧珩恭敬地行礼。
萧元朗无奈哼道,“小小年纪,学着你阿爷的样子作甚?孩子就该有孩子的样子,你瞧刚才林家那两个孩子,才是真正的快乐无忧。”
他说这话虽然带着嫌弃的意味,但还是真心心疼自家侄子的。在他眼里孩童就要有孩童的样子,开开心心,快快乐乐的,才能拥有美好的童年。
“小叔叔说的是,只不过我们是侯府的嫡子,哪里能像普通孩童那般自由畅快?欲戴其冠,必承其重,既然承受了侯府阴庇,就要为侯府的长久做打算。”萧珩声音依然恭敬。
“那你为何去跟谢三郎讨教?谢家再厉害,不也是树倒猢狲散?”萧元朗自嘲地一笑,“又有谁能在这乱世里屹立不倒?”
萧珩不由侧目看了他一眼,父亲说的没错,他小叔叔虽然看着不靠谱,但心里明白的很。
“小叔此言差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谢家虽然落得如此下场,却不能怪谢三郎,而是谢家家主太过迂腐,变通不足。否则以谢家的谋士之称,怎么可能落得如此下场?除去这些,谢谦年少时便誉为神童,七步成诗,百步成文,是值得我来一趟的。”萧珩道。
“小叔叔,武将之家不能执着于武,文武双管齐下,才能进退有度。”
萧元朗愣了愣,没想到这大侄子竟然想了这么多,还为侯府的长盛不衰考虑上了。
“阿珩说的对,是小叔叔着相了。”
…
苏云不知道萧珩是否能拜师成功,但是按谢三郎现在的处境,若是能有这么一个徒弟,对他肯定是有助益的。
毕竟,燃石矿便是他主动下的钓饵,萧家人不知道是否清楚,但她却是知道的。
但自己也乐见其成,若是萧家人能在此处安营扎寨,那她的安全系数就又高了几分。如果她没猜错,那些来采矿的工人,也应当是靖北军中兵士或者是与萧家签了死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