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在辽东待得久,他就越能感受到早先河北与辽东的差距。
在河北,作为天下最富裕的一片地区,袁绍治理之下,加之审配天赋等各项文士加持,也算是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富足。
冀州相比北边幽州,西边并州,南边中原,都算是非常后的一片区域了。
更别提各个世家大族鼎力支持,每年投入袁绍麾下文士无数,武将众多,长年积攒下来,精锐近30万,天下震撼。
如此强盛,他怎么想也不会输的,可就确确实实被辽东给强压了,是军事战略,士兵战斗力,后勤安排的全面碾压。
早先颜良很疑惑,他怎么也想不到,边荒之地,为何会出现如此强盛之军。
当初乌桓鲜卑凭借骑兵之利,也算占据一时优势。
但只等到中原反应过来,便能一举歼灭,其国弱民贫,怎么能与中原长期抗衡。
但来到辽东之后,沃野千里,百姓甚至要比河北更为富足,更是听闻,这片大平原要比整个中原更为辽阔,甚至百姓都要更多。
一进入城市,其中繁华,更是让人沉醉,饶是颜良内心坚定,却也不免感受到了自己生活方式被其改变。
可这些,都只是片面的,至少在颜良心中,体系发展的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
百姓的富裕不算什么,城市和地区的建设也不算什么,没有强大的文士治理,没有强大的武将保护,那就是一纸空文。
可在辽东军校任职这几个月,看到这些家中连豪族都算不上的孩子如此有天赋且努力,他那心中的一丝骄傲,在某一瞬间动摇了。
至少在武将层面,辽东是有底蕴的。
如今见到段尘如此受到拥护,心中就够复杂了。
“来到这里,还缺些什么吗?”
这时,段尘也安置好了学员,走到颜良身旁询问。
“并不缺少什么,这样就挺好,只希望你能遵守承诺便好。”
颜良回答稍显无力,他确实没多大折腾的心思了,就想要在这里好好教习。
教学生的时间,总是过的很快,至少他是这样感受的。
“嗯,我准备成立一支新军,这批学员作为第一批,训练也有三年,也是时候参军历练一番了。”
颜良暂时作为三年级年级主任,段尘自然是要交代一声的。
“有几个孩子确实能够出去了,但很多一批还需要历练,他们没有见过血,直接上战场不行。”
颜良不知道他为什么会这样说,正常的新兵,都是直接送到战场上的,能够在生死中突破五阶,并且活下来,那便就是精锐。
但对于这些学员,他更有前辈对后辈的照顾,自然是担心的。
“没有达到【武将】的,我会留下,让他们再培训一年,而达到【武将】的,便让他们顺利毕业吧!”
“往后辽东军校便形成这一个制度,3年内能成为【武将】顺利毕业,成为不了【武将】的,安排其再多学习两年,
其中达到【武将】立刻毕业参军,达不到的大概并无天赋,就另做安排吧。”
段尘对辽东军校的设定,就是培养辽东本土武将的地方,如今效果显然还是不错的,未来或许会更好。
“心太大了,天下之大,一年能突破武将的又有多少呢?我本以为我在河北已然无敌,可碰到那关云长,不还是被一刀斩落马下吗?”
颜良很惆怅,天下太大了,心气太高,不是什么好事。
“每年,我会从辽东千万人口中,选用不到千人如此军校培养,不成武将者,怪我辽东选才不利,或是辽东之才练武不行,又能怎么说呢”
段尘并未改变方案,武将,已经是学院派能够参军的最低底线了。
不是武将,他们又怎么能压服那些跟随南征北战的精兵悍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