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四十
\"好嘞!\"茶社的店伙计答应着。
书生们也都高兴起来,邀请付嫣然和春兰加入他们讨论的队伍。
付嫣然和春兰在茶社区逗留了一个多时辰,才意犹未尽地离开。
和古代的知识分子交流讨论学习,真的受益匪浅啊,他们并不是书上所描绘的迂腐不堪的读死书的人,都很有思想,很有闯劲,这是大齐国的财富啊,付嫣然现在是一国之母,看问题的角度也不一样了。
街上熙熙攘攘,比几年前的街道热闹多了,付嫣然的第二站是火柴厂,她们买了一些糖葫芦、糖人等零嘴,这是给火柴厂的孩子们的。
循着旧路,她们兴冲冲地直奔流浪儿们的聚集地。当初,付嫣然决心要帮助这些流浪儿学会自食其力。于是,她将火柴的制造方法传授给了杨路先生,并严格要求他就地取材,充分发挥流浪儿们的劳动力资源,制造出火柴和火柴盒。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四年过去了,如今的付嫣然又想起了那群流浪儿和那个火柴厂,不知道它现在发展得如何了呢?
然而,当她终于抵达目的地时,眼前的景象却让她大吃一惊。这里并没有她想象中的热闹与喧嚣,取而代之的是一片荒芜的废墟。残垣断壁四处可见,有些地方甚至已经长出了野草,看上去似乎已经荒废了很长时间。
付嫣然心头一沉,她意识到这里一定发生了什么事情。难道是遭遇了什么吗?她环顾四周,试图寻找一些线索,废墟里有烧焦的痕迹,似乎遭遇了火灾。那些孩子们现在在哪里呢?他们是否平安无事?无数个疑问涌上心头,让付嫣然的心情愈发沉重起来。
\"走,去找杨路先生!\"付嫣然果断地说,原本探望了孩子们后去得胜楼火锅店涮火锅的,现在看来得改变行程。
富康总部在一个不起眼的院子,春兰上前敲门,开门的人看见是陌生人,警惕地问:“你们找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