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仁儿啊,众爱卿觉得如何?”
“大皇子成熟稳重,做事雷厉风行,是再合适不过的人选!”丞相奏道。
“雷厉风行个屁!”三皇子在心里暗骂道,可他不敢吱声,怕轮到他的头上,齐国那么冷,又是大过年的,昭阳的死又不光彩,他看了齐国传过来的国书的,想想昭阳的品行,他觉得齐国说的死因八九不离十,他才不会去接这个苦差事呢。
原来,齐国给宋国的国书上,详细书写了昭阳的死因:除夕之夜,睿王府团聚,公主心情愉悦,多喝了几盏,因睿王当晚留宿如夫人房内,昭阳大怒,动了胎气,因公主进府不到一旬,王府人并不知昭阳公主有孕,未及时救治,但发现时已迟缓,公主大出血而亡,公主侍女隐瞒公主实情,愧疚自尽。
公主怀着孕出嫁!姘头现已被睿王府抓到了!三皇子只晓得妹妹生活不检点,没想到不检点到这个程度了,这个差使怎么接,打死他都不会去。
当晚,大皇子宋思仁拜访了太师府,这是皇后的母族,太师是皇后的父亲,大皇子的亲外公。太师捋着胡须说:“大皇子今天莽撞了,昭阳公主的死不光彩,大皇子此去颜面无光啊。”
“仁儿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此去齐国,父皇已经交了底,查清昭阳的死因,要回昭阳的嫁妆,适当索要赔偿,签订两国不交战的盟约,开放两国的边关互市,免去商道借道齐国的关卡税,仁儿看条件并不过分,甚至对齐国也是有利的,所以仁儿才敢接这个差事,而且,仁儿想借机私下会会成帝,和成帝交好,将来成为仁儿的助力。”
“嗯,既然皇上交了底,那就好办了,合约的要求并不过分,看来昭阳的死因并不光彩啊。”
“按国书所说,的确不光彩,虽然仁儿觉得有出入,但仁儿并不想去追究,一个骄纵的公主,出嫁的女儿,死了就死了,不管怎么死法,作死的可能大于枉死,睿王不可能杀害昭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