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的深秋,寒意渐浓,清晨的薄雾像一层轻纱笼罩着大地。
火车的轰鸣声划破了这片宁静,仿佛是一头巨兽在咆哮,打破了清晨的寂静。
苏映雪静静地坐在靠窗的位置上,她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衣角,似乎在寻找一种安慰。
窗外的景色如幻灯片般迅速后退,田野、村庄、河流,一切都在她眼前飞速掠过,她的思绪却早已飘向了远方。
车厢里,其他知青们或是兴奋地交谈着,或是紧张地望着窗外,只有苏映雪一言不发,她的心中充满了对未知前路的迷茫。
她不知道等待她的将会是什么,这个陌生的地方,会给她带来怎样的生活呢?
苏映雪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父母都是大学教授,然而家庭成分的问题却让他们一家遭受了巨大的变故。
父母被下放到偏远地区,她也因此失去了原本优越的生活。如今,刚刚大学毕业的她,同样未能幸免,被分配到了枫塘公社。
她轻轻地摸了摸随身携带的那个旧布包,里面装着母亲临行前塞给她的一本《红楼梦》。
这本书是家中仅存的“奢侈品”,也是母亲对她的一份关怀和期望。
火车终于抵达了县城,知青们又转乘汽车前往公社。
一路上,汽车在崎岖不平的道路上颠簸着,苏映雪的心情也愈发沉重。
当汽车缓缓停下时,她透过车窗,看到了一块写着“枫塘公社”的木牌,那是她新生活的开始。
公社门口,人来人往,好不热闹。
赵乘风站在人群之中,身形挺拔如松,他的目光明亮而锐利,仿佛能够穿透人群,直达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
他的身上散发着一种干练的气息,让人不禁对他产生信任和依赖。
就在这时,一辆破旧的卡车缓缓驶来,停在了公社门口。
赵乘风见状,立刻迎上前去,指挥着众人下车。他的声音洪亮而有力,让人感到一种威严。
苏映雪是最后一个下车的。
她的身影在人群中显得有些单薄,她身着一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衫,虽然有些陈旧,但却干净整洁。
她的乌黑头发被扎成一条马尾,垂在脑后,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晃动。
她的眉眼间透着一股淡淡的书卷气,与周围那些叽叽喳喳的知青们相比,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赵乘风的目光在苏映雪身上停留了一瞬,然后他快步走上前去,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他的声音不自觉地放柔了一些,仿佛害怕吓到眼前这个瘦弱的女孩。
苏映雪抬起头,目光与赵乘风交汇的瞬间,她的脸上泛起了一丝红晕。
她轻声答道:“我叫苏映雪。”她的声音很轻,却很清晰,如同一股清泉,沁人心脾。
赵乘风点了点头,然后转身在名单上寻找苏映雪的名字。
他的手指在名单上快速滑动,很快就找到了苏映雪的名字。
略作思索后,他将苏映雪安排给了侯家村大队的侯兴国。
“侯队长,这位苏知青就麻烦你多照顾了。”赵乘风笑着对侯兴国说道,他的笑容中透露出一种让人无法拒绝的意味。
侯兴国是个稳重的青年干部,他打量了一下苏映雪,笑着点头:“放心吧,小赵同志,咱侯家村虽说比不上城里,但绝不会让知青们饿着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