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次抽奖机会也用掉了,虽然还是没有抽出自己想要的重工业,但是王辰也算心满意足了。
电力学可以等到以后基础工业发展完善了,大致架构都搭设齐全了之后,再拿出来派上用场。
虽然短时间内没法发挥全部作用,但抽出来了也不吃亏,以后总要到那个水平和地步的。
而这个行军作战之道,就可以称得上是意外之喜了。
虽说王辰现在已经正式踏入了文官系统,和李世民、长孙无忌他们称兄道弟。
即将到任的国子监主簿一职,顶头上司国子监祭酒,又是自己的好兄弟虞世南。
可以这么说,在文官系统内,王辰可以混得风生水起,能够轻易获得大量的政绩和功劳。
只要他不挑起派系争斗,不向那些世家代表全面开战,那在文官序列当中,顶尖几位大佬可以保王辰一帆风顺、安枕无忧。
只要熬上些个年头,慢慢的就会走到三省长官的位置上去。
但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摆在王辰面前,那就是走纯粹的文官路线,耗费的时间也太长了些。
他身上依然没有玄武门这样的顶尖功劳,又不是大唐开国时的建国功勋,文官政绩的积累再多,也要耗费时间。
反倒是倘若他文武穿插,文官系统混混,到武官系统去又混一混,这样政绩和军功都有了,就能螺旋式的上升。
毕竟大唐还处于文武并重的时代,更加是开国不久这样的重要时间节点,军功授权制度依旧是最重要的来源。
文官当的好,那自然是可以授予一定的爵位。
但与这个渠道相比,靠战场上指挥作战,攻城略地,打赢敌人获得胜利,才是贵族爵位获得的最大渠道。
就以目前朝堂上的众位大臣为案例,只要是随着大唐开国一起走来的,那就有过上战场的经历。
即便是虞世南这种年纪不小,而且还出身书香门第的文人士子,也曾经在战场上做过类似于参军一类的活儿。
更别说长孙无忌这样的文官,其实还到过战场前线,参与过唐朝前期,四面讨伐各路诸侯的战争。
前几日王辰在太极殿上看到的那些大臣,虽然分了文官、武官和勋贵三个队列。
但实际上,这当中几乎所有的人都上过战场打过仗,除了极少数李唐宗室是在大唐统一之后才蹭了点好处。
但不管怎么说,光从这样的表象就能够看出来一个问题,那就是军功的重要性。
倘若身上没点军功的话,那将来成为三省长官,也就是大唐宰相,说出去都有些难以令人信服。
而随着时间的跨越,大唐将会逐个横扫周边的各大小国家势力,很快便会平稳四方。
而随着大唐越来越牛逼,周边国家越来越老实,那能够爆发的战争就越来越少,可以捞到军功的机会也将变得极其稀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