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唐朝对于这种繁琐制度没有那么死板,也并不像后世那般上朝时战战兢兢,但该有的礼仪还是会具备的,只是说不太严苛而已。
总不可能跟菜市场一样吧,按什么样的排列来站位,天子在叫到名字的时候又该怎么处理,等等这一系列。
等到官员的队伍抵达太极殿之时,王辰已经把基本的礼仪制度给记住了。
不说有多熟悉,但不会在需要他发言的时候闹笑话就可以。
所有的官员先后涌入太极殿,甚至都不需要礼仪官员的引导,就各自按照官职大小依次排列。
由于还没到正式召开朝会的时辰,所以天子宝座上还是空的,李世民现在不知道是在整理着装,还是洗漱吃早点。
因此众位官员是各站各的,各自找地方站好。
大家都是老相识了,自己该站什么位置,站在谁前面谁后面,心里都门清着呢。
小朝会是所有朝中四品以上官员都可以参加的,这个四品的职阶不仅仅包括文官和武官的常备序列,还涵盖了勋爵。
所以这么算下来的话,人数倒还不少,依次算过来的话,分别是文官武官和勋爵。
王辰所站的位置,自然是在文官序列的最后一个,毕竟全场就他品级最低。
讲道理,王辰从宫门前到太极殿,乃至现在入殿之后站在文官最后一个,这一整个流程,吸引的目光那是一点不少。
除了除了知道王辰身份的几个人之外,其他所有人心中都是充满了疑惑,满头满脑子的问号。
这位年轻的小伙儿究竟是谁?
能够站在这个地方,绝逼不是什么官员家里的子侄,也绝不仅仅是和虞世南关系好这么简单。
铁定是有什么事情,才会被天子授意上朝的。
在众人这般疑惑的心绪之中,所有官员依照品级大小次序排列,同等品质的就实权派站前面,虚权派站后面。
文官的领头羊,正是身为尚书左仆射,实质性大唐宰相的房玄龄。
武官的老大,是身为左武卫大将军的李绩。
在勋爵这一列站在最前面的,是前些日子刚从河东赈灾回来,尚且没有卸任河东道行军大总管的河间郡王李孝恭。
虽然郡王的身份,在皇氏宗亲当中不算勋贵的最高级,但皇子历来不上殿。
官职比他大的,爵位没他高,爵位比他高的,官职又没他大。
所以勋爵这一列,自然是由李孝恭来领头。
以这三位为首,朝廷三个序列倒是分布的明明白白。
在排列整齐之后,等了大概两分钟左右,太极殿外忽然传来一声钟响。
“铛!”
随着钟声传遍整个皇宫前殿,所有人都不由自主的站直了身体,神态也略微严肃了几分。
紧接着李二陛下的身影就从太极殿侧门出现,龙行虎步的往帝王宝座而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