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辰要参与的原因很简单,一来可以联络一下感情,二来最重要的也就是加强一下彼此间的联盟。
什么书法会,诗歌会,又或者其他各种各样的兴趣爱好乃至行业工会,组织,都可以看作是具有延伸意义的盟会。
放在他们三个身上,那就是另外一种变相的政治同盟。
正好大家书法都写得不错,水平很高,又都会写诗。
那组一个书法会,往后在朝堂上,不就有了一个共同进退的前提吗?
王辰因此而立马举起了高度赞同的旗帜,虞世南和褚遂良对视一眼,随后面带笑容的欣然点头。
“好,既然连王兄弟也有这样的兴趣,那咱们这个书法会倒还真可以搞一搞。”
“等今日朝会过后,处理掉年关边的这些琐碎繁忙之事,到时候就着手组织一个这样的书法会。”
“也不用太正式,每到固定的日子或者逢节逢假,就组织起来找个地方写诗写字,探讨交流一下书法技巧,倒也不失为人生一大乐趣。”
虞世南欣然地说着自己的一些规划,显然这件事情已经在他这提上了日程,值得一年中最忙的年底过去之后,就能够开始组织了。
边上的褚随良也竖起一根手指。
“咱们这个书法会要搞起来,肯定不止我们三个人,得多邀请一些同好才行。”
“像同样擅长书法的欧阳询,水平也是极高的,到时候把他也邀请进来,那咱们这个书法会的声势就可以壮一壮了。”
“还有一些其他人,在书法水平上可能不如我们几个,但一样也可以邀请加入。”
“毕竟咱们这个书法会,三四个人肯定是不够的,少说也得有十来二十个人,那样办活动的时候才有乐趣。”
欧阳询也就是前面提到过的初唐四大书法家之一,和虞世南、褚遂良属于同一时代同一时期的人物,目前还健在人世。
总之,关于这个成立书法会的主意,三个人算是达成了一致。
算上接下来要邀请的欧阳询,初唐四大书法家已经列席三位,而王辰本人的书法功底,可能不如这三位这么纯粹。
但也是经历过千百年来历史积淀,历经各种演变和打磨,所最终遗留下来的诸多书法之一。
钻研程度要逊色一些,但是要论风格多样,博采众长,还得看王辰的兼容并包。
他们四个人合起来,已经代表了贞观年间书法领域的最高水平,那成立的书法会,自然就是在行业内最具有话语权的领导性组织。
在这一点上,如此组织架构就非常符合王辰的要求,在预想中是让他比较满意的。
对于王辰而言,这个书法会既是兴趣爱好,朋友之间联络交情的渠道,又是一个有一定网络的政治联盟。
只要这个代表着大唐贞观年间,最强水准的权威性书法组织成立。
那往后自然会有无数热爱书法,或者希望自己在书法领域得到肯定的人,迫切请求加入他们这个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