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就是陛下,眼光肯定不是他们这些做臣子的能够相比。
身为大唐天子,真正厉害之处不就在于发掘人才,以及善用人才嘛。
所以陛下才能够一听到人家名字,就知道这是个人才。
嗯,一定是这样的,礼部尚书温大雅十分坚信的点了点头。
……
李世民从温大雅手中接过王辰的试卷,前面的都先略过,直接翻到最后面那篇立意文章。
因为王兄弟的牛逼他知道,前面那些圈定了范围的作答题目不用看也清楚,是绝对全部正确的。
也只有最后面这篇文章,更加能够表明王兄弟的高深功底,更加能够明鉴王兄弟的意志。
而且刚才长孙无忌不是说了吗,这份试卷最后面那篇文章,读起来都跟六月天里吹凉风一样爽快。
那他岂能不先睹为快。
也不管其他大臣们的反应,李世民自顾自的,就把整篇文章平铺开来,有些小激动的搓着双手,开始拜读了起来。
然而仅仅只是是在看到标题的第一眼,一股恢弘浩大之气就扑面而来,瞬间让李世民为之震撼了一波。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就只看这标题的四个短句,李世民眼前便仿佛浮现了一副场景。
当真像是古之圣人,立于泰山之巅,迎着初升朝阳,向天地立宏愿,向苍生发大志。
那些传闻中的古之圣人,在治学求道等方面,和这四句话描写的几乎如出一辙。
别的不多说,光凭这个题目,便已称得上是圣人之言。
李世民还没看正文内容,就感觉自己的心脏跳动,已经卖了几个半拍,不由自主的就兴奋和心悸了起来。
好,这篇文章写的好!
王兄弟果然不愧是有宏图大志,凌云志向的人。
还记得自己第一次正式问王兄弟问题,他们老哥俩之间头一回打下真正交情的那一次。
当时王兄弟就亲口说了,他是有凌云之志的人,开酒馆只是因为没到科举考试的时间。
现在到了科举考试的关头,果然如王兄弟所说,他的本领立马就发挥出来了。
什么叫做天纵奇才?
这就是了!
对于这种无比远大的志向,姑且不论能不能够实现,就单说能够描绘出这种志向的人,那都是牛的不得了。
最起码李世民设身处地的想一想,把自己换在这个位置上,那他是想破脑袋也想不出这么气势恢宏的话语。
也就是王兄弟晚生了一千年,出生在了大唐这个时代。
倘若是先秦时代的人物,那先秦诸子绝对有王兄弟一个,搞不好也能开宗立派,为一家之首。
不过反过来说,这倒也是件幸运的事情。
毕竟王兄弟要是早生一千年的话,那自己哪有机会碰上如此,百代不出之人物呢?
心情各种激荡的想了一阵子之后,李世民怀着各种膜拜的情绪,开始阅览起了正文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