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么简简单单的二十二个字,便是王辰此次作文的题目,也是他整篇文章的核心立意。
如此恢宏浩大,气势无双的一句话,落在纸上仿佛重若千钧,犹如春日生雷一般浩浩作响。
科举考卷作文题要求立志向,王辰以此为志向,可以说是古往今来罕有之大志。
在这么一行气势恢宏的标题写下之后,王辰没有丝毫停顿,挥洒自如地开始了正文。
“古语有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
花了一个时辰的时间,赶在中午饭之前,王辰洋洋洒洒的写了一篇长篇大论出来。
身为新时代的高学历学子,议论文是必不可少的必备技能,王辰对于这种文体的掌握,可以说是炉火纯青,论证环环相扣,论点清晰明了,论述强而有力。
整篇文章,在标题异常惊人眼球之外,在书写功底上也是无懈可击,光凭这份写作能力,也足以秒杀大唐九成九以上的学子。
停笔落架之后,王辰长舒了一口气,摆动了一下四肢,然后细致地检查了一番,没什么错漏之处之后,这才把考卷压在了桌上,整个的是彻底放松了下来。
在这种情况下,王辰甚至还专门留下来吃了个考场特供的中午饭,才悠哉悠哉地表示提前交卷,然后潇洒地离开了考场。
当天下午,整个长安城中统一的响起了一道钟声,这是表明科举考试到此结束。
进士科是花费时间最长的科目,其他一些门类早就已经考试完毕。
大量的参考学子从考场涌了出来,原本因为考试而有些安静的长安城,重新焕发了勃勃生机,大街小巷之中都是人流。
这些学子三五成群地凑了个堆。
要么就在酒楼中讨论自己考的咋样,什么时候题目答了什么样的答案,毕竟对答案乃是优良传统美德。
除此之外就是那种彻底放松型的,考完之后啥也不管,叫上三五个朋友,各种游玩一波。
反倒是王辰,在考完之后哪也不去,直接窝在家中,舒舒服服的悠哉了起来。
他只要静静的等待皇榜张贴出来,去获得属于自己的名次和荣耀就可以了,现在保持平常心态即可。
……
而在这些学子结束考试的同时,大量考生的考卷也被源源不断的送到礼部吏部和翰林院,诸多事先已经安排好的审考官,也都纷纷就位。
对于这些考生的试卷,这些考官实行的是联合重复审查制,两个人共同打分。
如果分数相近,就直接确定为最终得分,如果相差太大,就交给打分现场的最高级别官员来裁定。
有点类似于批改高考卷的流程,也是几个老师配一个组长,从这一点上来说,唐朝的科举考试制度还有点完善和先进。
在科举考试结束后的第二天,礼部这边就已经开始了考卷批改,负责礼部考场的,正是礼部左侍郎虞世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