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大唐第一次科举考试成功重开的最大推动者,万千学子的希望明灯,此刻是完全不知情。
对于自己的随意一番话,影响了大唐历史多少年的进度,更加是一点就都不知道。
只是在每天的规律作息之外,王辰还增加了一项业务,那就是每天抽出固定的时间读读书,随便翻阅以下自己买来的那些经典古籍。
虽然对于这些经史子集类别的东西,王辰可以说是烂熟于心。
但是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却需要重视敌人,这才是真正的正道理。
所以对于科举考试,王辰在心理上是自信满满,毫不在乎,确信自己可以蟾宫折桂。
但是在实际行动上,王辰却不能掉以轻心,时刻复习还是很重要的。
唐诗和政治策论他毫不担心,这对于他而言是无敌的项目,唯独这个经史子集,记忆再好也要担心会不会忘记一些。
因此这几天下来,虽然每天都照去酒馆不误,但是每次去手上都会带一本书。
今日王辰手上照样如此,中午准时去酒馆开门,同时手上准备了相应的书籍。
差不多打扫了一番,将酒馆后院中的几株秧苗给打理了一番之后,看看时间还没到吃中饭,也就干脆端着本书坐到了前厅,翘着个脚开始阅读了起来。
没看一会儿,王辰就隐约之间听到酒馆门口,传来一阵说话声,听着好像有点耳熟,还夹杂着越来越近的脚步声。
王辰不由的停下了读书,开始盯着酒馆大门的位置。
果然,随着脚步声越来越近,话语声也越来越清晰。
“五弟,待会儿你千万记得礼数到位,对老师可不能不恭敬。”
王辰这下听出来了,怪不得声音这么熟悉,原来是小李那家伙,自己的好学生。
果不其然,在王辰反应过来没几秒钟之后,酒馆大门口立马出现了两个声影,其中一个赫然正是太子李承乾。
在李承乾边上,还有着一个瘦弱青年,看起来面色苍白,一幅病秧子的模样。
这瘦弱青年倒是个生面孔,之前从来没有来过王辰的酒馆。
李承乾在踏进酒馆门口,一眼看到正翘着个脚坐在椅子上看书的王辰。
脸上立马露出笑容,然后快步走上前来,直接给王辰躬身行了个礼。
礼数十分周到地说道:“学生见过老师,祝老师身体安康!”
王辰随后将自己刚刚翻阅的书籍给合上,然后脸上挂满笑容的站起来说道。
“不必多礼,赶紧过来坐!”
李承乾立马回过头去扯了一下,跟他一起来的那名瘦弱年轻男子。
这名瘦弱的年轻男子,有些犹豫的看了几眼王辰,嘴巴张了张,嗫嚅半天说不出话来。
王辰一看这小年轻如此模样,就知道这家伙肯定是天性比较羞涩胆怯,面对陌生人的时候,会有一种弱弱的感觉。
这种人生活中并不少见,因此突然见到一个,倒也是正常的事情。
王辰立马笑着对此人说道:“不必紧张,有什么话慢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