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在心绪激荡了一阵子之后,还是站了起来,然后跟着走到窗前。
右手在王辰的肩膀上拍了拍,然后轻轻地叹了一声。
没想到王辰立马转过来,然后把李世民的手给拍了下来。
“去去去,别破坏我的造型,我还准备站着摆一阵子的呢。”
李世民立马失笑,脑海里的各种崇拜和震撼感觉,顿时被破坏的消失殆尽。
好家伙,这果然还是自己熟悉的王兄弟。
自己心心念念的是科举考试还有制衡世家这些手段,王兄弟更多的却只是心情来了,随后说一说。
对于他来说,这样惊天绝世的阳谋诡策,仿佛都不需要用脑子想,张开就来了。
李二陛下表示,他真的想看一看,王兄弟将来入了朝堂之后。
自己揭露了身份,王兄弟是否还是这样的随意姿态。
或许……那时候的样子将会非常有趣呢。
被这么一打岔,李世民心中的各种算计顿时被冲散,心态也不由的放松下来。
什么帝王算计,世家之谋,还是回宫之后再说吧。
一阵微风吹拂进来,李世民长舒了一口气,然后伸了个懒腰。
“王兄弟,这里这么多书,你看的完吗?”
“难不成你能押的准科举开始会考什么,所以都是有针对性的看书?”
王兄弟也不摆造型了,转过身来靠在窗子上。
“其实我方才给你讲的这些,当朝天子肯定也想到了其中一些关节,只是没有我考虑的这么清楚全面而已。”
“所以科举一定会重开,而且重开之后的科举考试所涵盖的科目,也一定会非常广泛。”
“无非就是什么样的人才,就去考什么样的科目,觉得自己适合什么,就去报什么类别的考试。”
“我的目的是入朝为官,所以只需要看朝堂政论,和一些经史子集理论化的东西就可以了。”
说着,王辰走到书桌前,随手拿起其中一本。
“讲道理,这东西也就随便看看,巩固一下打发打发时间而已。”
“毕竟书上写的政论,不见得有我考虑的多。”
“那些古之先贤写的经史子集,我早就已经烂熟于心,不说倒背如流,所问皆能答就是了。”
“最多在加上诗歌考核,这一点不用我说你老李也应该见识过了吧。”
“并非我吹嘘,如今大唐,未有诗文一道能与我相提并论者!”
“如此看,区区科举,随手而为罢了,蟾宫折桂如同探囊取物!”
李世民呆愣愣地看着王辰,整个人有些暗自心惊。
王兄弟……有点霸气是怎么回事?
这种睥睨天下,不将所有潜在对手放在眼里的感觉……
卧槽,这种感觉真好,李世民表示自己也想这么霸气。
这不是性格霸道,这纯粹是极度自信和无敌实力的体现。
没有实力的人那里玩得了这种霸气的风范。
要是自己有朝一日能够站在大殿,站在泰山上向天下宣布,大唐无敌,所有敌对势力都是腊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