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李世民连思考都没怎么思考,直接脱口而出。
“因为在经历了两汉之后,孔圣人的地位已经根深蒂固,只要抬高山东孔家的地位,那就能够稳住全天下的士人,稳住一整个儒家的心。”
王辰立马欣然点了点头,然后赞许着说道:“是有这个道理,但其实说的还不够全面。”
“文人士子,这是历朝历代都非常重要的一个阶层,治理国家和管理地方,都离不开这些读书人。”
“安抚住了山东世家,就意味着成功的稳住了天下士人的心,因为孔圣人在他们心中是最为崇高的存在。”
“拉拢山东世家,就毫无疑问是在向这些读书人传达一个信息。”
“天子乃至朝廷重视儒家,重视读书人,这就更能收获人心。”
“除此之外还有一点!”
王辰说到这里,微微顿了一下,李世民立马有些急切的问道:“王兄弟,还有什么方面?”
王辰手指在桌面上无规律地滑动着,同时缓缓的开口说道。
“因为他们对于天下局势和朝政的左右,非常的微弱。”
“这就好比他们有实力,但这种实力是存在于人心之中,而并非隐匿于朝堂政治。”
“朝中官员,大部分都是学习儒家,绝大部分都是读书人。”
“但是他们推崇圣人孔子,不意味着他们就会全身心的维护山东孔家。”
“所以拉拢以孔家为首的山东士族,不用担心他们会对朝政和天下局势,产生什么负面影响,反倒是有益而无害之举。”
王辰这里说的有一个特定的前提条件,那就是指现在这个时代的儒家,也就是唐儒。
这可和发展到后来的明清时期儒家,完全不一样,还没有经过一些各式各样别类学说的掺杂改变。
基本上是完整承袭了来自于汉代时期的传统儒家,唐朝研究儒生的读书人,个个都是深明仁义礼智信的优秀人才。
最起码在文人风骨,以及大局观,能力等方面,都是相当强悍的。
也并非贬低,但这一点确实不是明清时期的儒家儒生能够相比的。
所以王辰说此时的山东世家,不会影响天下大局,左右朝廷局势,就是出自于这个原因。
王辰说完之后,李世民不由得有些恍惚,然后暗自思索起来。
意思他基本都懂,道理也不算特别高深。
山东孔家因为有孔圣人的名声庇护着,享有无形中的光环,在天下读书人的心中有着圣地一般的概念。
没有利益冲突的话,没谁吃饱了撑的,非得去惹那群读书人,也就没必要去招惹孔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