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立马在书房一边把那把椅子过来,然后正襟危坐在上面。
“王兄弟,你给咱说说看吧,究竟为何如此笃定?”
“我看现在没有一点明确的兆头啊,为何突然朝廷就会重开科举呢?”
王辰也三两步走回到书桌前的那张椅子上坐下,二人就这么对坐。
“首先明确一点,重开科举是必经之路,这是一种广纳贤才,极大扩充官员队伍的好方法。”
李世民这回倒是点了点头,这个说法他是确信无疑的。
科举制度首创于隋朝,也就是唐朝人口中的前朝。
对于这种制度,李世民曾经仔细研究过。
不同于更早时代的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等其他选拔人才的制度。
科举制所普及的范围更加广泛,不仅仅局限于那些知名人物,或者名门世家的子弟。
而是进一步把范围扩大到了寒门子弟,以及一些能够读得起书的普通家庭。
范围变广了之后,考察的科目也经过细细的筛选,能够选拔出来的人才自然就变多,同时变得更加有针对性。
这是一种极其优秀上乘的选拔人才方式,李世民对科举制是没有任何否定态度的。
他考虑的只不过是,需不需要在这个时候恢复科举制。
看到李世民点头,王辰也就接着继续说道:“自从前朝覆灭之后,天下陷入乱世之中,科举制自然而然的也就中断了。”
“而我大唐虽然统一天下,但是之前几个年头,都依旧处于镇压各地的叛乱之中。”
“同时本身国力尚且薄弱,天下局势略微有些不稳定,所以即便重新开设科举制,一来也不会有太多考生报名,二来也会受到局势的影响,起不到相应的效果。”
科举制自从隋朝灭亡之后,就一直处于停滞的状态,诸侯争霸时期,自然是不会有任何势力想起这个制度。
大唐建国前几年,也就是太上皇李渊在位的整整九个年头,大唐有一大半时间,是在镇压四面八方的各路诸侯。
剩下一小部分时间是在抓紧时间恢复生产,重新振作国力。
而等到李世民从太上皇手中接过大唐的担子,那更是新老两位皇帝之间的交替,光是政治上的事情就要处理一大堆。
这肯定是没有时间搞什么人才选拔的,所以即便知道人才不足,也只能够暂且这么对付着。
李世民也不擦嘴打断,只是默默的听着,同时脸上各种神情变换,以表示他正在仔细聆听。
“而如今,已经到了贞观二年的九月份,我大唐的国力正处于飞速上升期。”
“不论是农业商业,还是军备实力,都处于蓬勃向上的鼎盛发展时期。”
“朝堂政局也变得相当明朗,天下四方也相应的处于安定状态,可谓四海升平,国泰民安。”
“但是在这种盛世境况之下,却暗暗隐藏着不足和危机。”
“那就是我大唐人才极度缺乏,无论是各地官府的运转,还是朝堂中各级官员,都有着相当庞大的缺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