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明也不答,将那瓷器的小盖子拿在手中。
没想到的是,那盖子不只是一个盖子,
田华才看着稀奇:“呦?这是什么东西?”
“你可以叫它砚滴,专门为磨墨的器具滴水的砚滴。”
“你看这个盖子上是有一个孔的,这是古人利用了虹吸原理,手指捂住孔洞,形成一个压强压力,然后把水提出来,手一松,水滴就掉下去了。”
田华才接过吸管看了看,还真是那么回事儿。
李天明又将瓷瓶拿在手中:“田老板,你看这个茶叶末釉,看上去很匀净,同时底下的三个足很特别,足上涂了黑。”
“为什么会这样?”
李天明解释说,这件瓷器是仿宋制的。
宋代的官窑哥窑,都有紫口铁足,它就涂一身黑,仿佛是铁足了。
“如果是现在仿的,他就想不到涂黑,所以是真品无异。”
“真品?那你说,它值多少钱?”
李天明笑了笑:“田老板,这件瓷器二十万内,可以拿。”
“这么小一个?不会吧……”
李天明将瓷器的底部一侧,给田华才看了一眼,田华才吓了一跳。
只见那还真有一个金字雕印的落款,这落款非常小,不仔细看还真看不出来。
但字挺清楚的,写着“雍正御制”。
要知道,在清朝落款“御制”二字的,那都是清廷皇家造办处出品,价格可要翻几个跟头的。
李天明低声说:“雍正官窑的茶叶末釉的砚滴,前两年帝都华晨拍卖会拍出了一件,五十五万块软民币,而且那件的吸管已经遗失了,是当成花插瓶拍的。”
“也就是说,这件留存完整,价格只会更高。”
李天明没说什么,走下了台。
田华才连忙跟在后面,也走回了座位。
俗话说的好,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
李天明出了两手了。
现在,在田华才的心里,李天明这年轻人的印象完全颠覆了。
先不说李天明说得准不准,但光能说出这么一番道理来,那就不是一般的收藏爱好者能办到的。
所有人都下了台,拍卖师发声了:“茶叶末釉的……小瓷瓶,起拍价三万!”
半天没人举手,田华才心中暗喜,马上举起了手:“三万三!”
徐兴达转头看了看田华才,不屑地“切”了一声。
徐兴达心想,这没人要的破玩意儿,这傻BI田老板倒挺上心的。
虽然之后也有两三个人举手办了价,但都是凑热闹的。
最终,田华才以七万八千块软民币的价格,把这件茶叶末釉小瓷瓶给拍下来了。
其实,只有李天明和田华才知道,这是一件雍正官窑的茶叶末釉的砚滴。
也不怪其他人不识货,这种器型的文房工具本身就很冷门,造出来的就非常稀少,能够顺利传世的那就更是凤毛麟角了。
李天明就算不使用“万物鉴定系统”,也可以估算这件茶叶末釉研滴的利润,至少得有十到十五倍左右。
虽说基数小,但也算是个大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