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怀人立马转头,跟着就在地毯上趴下,爬到了女儿面前:
“衣蘅,你刚刚说什么?再说一遍好不好?”
裴柱现也放下育儿书,不顾形象地跟源怀人趴在一起,惊喜异常地看着女儿。
九个月还是语言发展期,以模仿为主,能通过简单的词语组合表达出意思非常厉害了。
这说明衣蘅的智力水平很优秀。
“爸爸,饭。”衣蘅眨巴着大眼睛,一会儿看爸爸一会儿看妈妈,又组织了一会儿语言,用韩语说,“做饭。”
源怀人和裴柱现对视一眼,两人都快乐开花了。
“对,宝宝,做饭,爸爸要去,做饭。”裴柱现放慢语速,一点点跟女儿说着。
似乎是听懂了裴柱现的话,小衣蘅咿咿呀呀地拍着手掌笑了起来。
另一边,可能是发现父母都跑到姐姐那边去了,小佩弦也爬了过来,用小手拽裴柱现的头发,嘴里还说着:
“妈,妈妈。”
但想说更多的东西时,却又不知道说什么,于是便一直重复“妈妈”。
孩子九个半月开始学会简单表达,让源怀人和裴柱现这对新手夫妻异常欣喜,一点大人样都没有地趴在地毯上,试图引导孩子说更多内容。
裴柱现开启手机摄像模式,记录孩子的成长。
拿过自己刚刚一直在看的《鸳鸯影》,源怀人重复说着:
“书,书本,认识吗?爸爸拿着书,书。”
小衣蘅伸手来抓,源怀人赶紧将没有图画印刷那一面递给她。
也不知道她看懂了没有,总之衣蘅想了一会儿后,竟然努力地坐起身,两只小手按在书上,吚吚呜呜半天,小手掌拍着书本说:
“爸爸,书。”
一股舒畅与感动从脊骨神经触电般传递到全身,源怀人眼里冒出两滴眼泪,他看向妻子,发现裴柱现同样眼眶发红,两人根本无法用言语形容自己此时此刻的感受。
从来没觉得亲眼见证孩子真正用言语表达成功竟然是这么感人的事情,何况还是两人自己的孩子。
“24年8月28号,孩子开口说话了,等孩子长大之后,如果有一天她好奇问,‘爸爸妈妈我是什么时候会说话的呀?’我们不会模棱两可地说‘就九到十个月大的时候吧’,我们会拿出录像,和她一起回忆十几年前的今天,跟她诉说我们此时此刻的感动与喜悦。”源怀人专业又严肃地为录像注入话外音。
小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得很快,专注得也很快,源衣蘅注意力转移到爸爸递给自己的书上,试图翻阅。
源怀人眼疾手快,从一旁拿过积木塞到女儿手里,抽回了书。
不管看不看得懂,这种书可不能给孩子看,要是教坏了孩子,裴柱现怕是得掐死他。
将录像保存,再上传云盘和NAS,裴柱现忽然想起自己在学习中文时听到的一句话,于是略带担忧地看着丈夫,问道:
“不是说,贵人语迟吗?一般要到十一个月大才会模仿大人的语调,十二个月大才会主动叫爸爸妈妈,咱们家衣蘅还不到十个月大呢。”
源怀人坐起身,伸手扶着老婆起身,摇头晃脑地笑着解释说:
“《论语·学而》篇讲,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里仁》篇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