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切都曾经在历史上频频发生,说白了,一份信仰,一个教派,从来都是统治阶级的工具而已。
既然大明现在社会安定,国富民强。
人们信仰的只有他,也只能有皇权!
至于,什么佛家,道家,谁会那么在意呢?
人们只有在自己无助,无力的时候,才会把注意力放在这些虚无缥缈的信仰上面。
他现在要的不是灭佛,而是要国内太平!
无论是刀兵还是人们的思想,他都想抓在自己手里,那样他大刀阔斧的踏平亚洲,打向世界,才会没有后顾之忧!
于是他双目灼灼的看着蒋瓛:
“你是说要把道法传出去?”
蒋瓛点点头;“嗯,如此,佛家一定会把全部精力都用来对付道家的。
到时候,就是陛下想要的平衡了……”
朱允熥感觉到惊艳是因为,蒋瓛这招儿听起来比自己先开始构思的好得多。
先开始自己想着稍微打压一下佛教的发展,让让们意识到,无上皇曾经出家的事儿,并不能成为他们肆意横行的护身符。
其实朱元璋也不是特别要宣扬佛家的。
但是基于自己的出身,才没有做的太明显。
朱允熥自知,一直备受皇家呵护的佛家,不是那么容易动的了的。
所以,他想到的招数就是以皇家的名义宣扬佛本是道,佛道一家,借大明日报宣扬,
但是后来想了想,太浪费时间了,如此一来,最可怕的的后果就是容易让道门的影响一下子达到巅峰,最后有可能会撼动皇权。
道家,他可是太清楚那些人的手段了。
什么有仇不报非君子,我不是君子,所以,我得报仇。
别人打我一拳,我还他两拳,我赚他一拳不能吃亏......
于皇帝而言,这不是好事。
道法西传也确实是个好事儿,佛道相争,心学得利。
心学壮大,以道门为掣肘,相互制衡。
百家稳定,大明内部就安稳了。
如此一来,他就可以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开疆拓土上了。
“可,那这件事情谁办?”朱允熥问道。
“刘三吾,他最合适了。”蒋瓛立马就向朱允熥举荐道。
朱允熥轻咳一声:
“这是不是有点对不起刘三吾?
毕竟干儒家的时候,也是把他推出来当挡箭牌的。”
蒋瓛激动的说道:
“陛下,身为人臣,为国尽忠,吾等当与有荣焉才是。
有些事情,要么一次不做,要么就是有第一次就会有无数次,
他是心学的奠基人,又是为数不多的中立派,无论佛门还是道门,都不会轻易与他为敌。
毕竟,心学发展的势头,如今正盛,没有人愿意与心学为敌的。”
朱允熥思谋良久,最终点了点头:
“蒋瓛啊,你进步很大啊。
如此,就去办吧,记住一个原则,朕要的是国内太平,没有人给朕搞事情,然后好对外开疆拓土,不是要灭佛,只是敲打佛门一下,让他们知道,这天下是朕的,是百姓的,不是他们穿件袈裟就能为所欲为的!
朕,只要他们争起来就好。
实在不行,就来一场百家论坛,大明日报可以开辟专栏,让诸子百家每天都在那上面吵吵,然后还百姓一个安宁。
你要把握好这个度,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