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皇宫里众人的蠢蠢欲动。
东瀛的明军和将领们就惬意多了。
当常森带着八百人才追上单枪匹马的张玉时,探马的最新消息也到了。
“大将军,宁王的人好像就在咱们身后。”
常森当时就急了:
“不是,谁告诉他的?!不是说了只告诉本侯吗?!王八蛋!”
探子们苦笑到:
“侯爷,这是战场,正常情况下,咱们的进攻和防守都是在一起的。
只是这个战场有点儿特殊,侯爷又下达了那样的命令。
但是咱们的任务和职业操守,是要先报告给大帅,然后分别报告给所有将军的。
所以......”
“擦!老子还以为,老子的情报是蝎子粑粑,独一份呢!
别废话了,小权子,离本侯多远!?
在哪个方向?!”
不等探子回答,张玉说道:
“不出意外的话,他们应该在咱们的西南方向。”
探子佩服的说道:
“对,就是那个方向,大约八十公里左右。”
常森歪着头看着张玉波澜不惊的脸,惊讶到:
“你怎么知道的?不会是你告诉他的吧?
擦!咱们俩可是亲家!”
张玉犯了个白眼儿,如果可以,老子不想认识你好吧?
但他还是没好气儿的补了一句:
“当然是用眼睛看,再用脑子算出来的!
切!”
常森也不恼,他大咧咧的说道:
“你也不想被那个小权子给占了上风的吧?!”
“废话!”
张玉一会马鞭,再次冲到了前面。
“驾!”
常森听说有人要跟自己抢人头,也赶紧挥动手里的马鞭,开始了全速前进模式。
此时不远处的朱权。
“再跑快点儿,追上大将军他们。”朱权吩咐道。
朱权本就善骑兵,带着众人风驰电掣直追常森。
朱权的斥候打探到常森屠城了,但是没有清理战利品就跑了,朱权当即就意识到常森这是发现了更大的大鱼。
于是,赶忙点兵策马直追常森,想着分一杯羹。
朱权带人紧赶慢赶的,仍然和常森还有一段距离,朱权想着多立点功,回京之后好让朱允熥放自己回封地。
但是朱权却不知道,他的妻女已经被朱允熥下旨带回了京城,准备和未来凯旋的朱权团聚呢。
不仅仅是朱权的妻女,还有朱棡和朱棣的也一样,家人都在来京的路上了,反正兵权已经有人接手了。
朱允熥:三叔四叔十七叔,朕怕你们太想念家人,把他们都接到京城来等着跟你们团聚,够贴心吧?!
朱棣、朱棡、朱权:好大侄儿!你可真是叔叔们的好大侄儿。(咬牙切齿的说)
“侯爷,咱们这么跑,一定会被宁王追上的,宁王顺着马蹄印都能追上咱们。”常森身旁新晋校尉的丘福说道。
常森点点头:
“有道理,那你有什么好办法。”
“咱们分出一小队人马在前方绕道走个五六十里。然后在岔路口立一块牌子。”
常森眼前一亮:
“啊哈!让他猜咱们往哪儿走了是吧?!真假虚实结合,迷惑小权子!
这个办法好。”
“常六!”
“末将在!”被点名的家奴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