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即便长安城沦陷,他们所获之利也不大。”
房玄龄为李玄分析道:“因此,他们真正的目的,肯定是将侯爷引回去。”
“又或者是将前线其中一个军团调回去,他们的压力便能随之缓解,寻到我方更多破绽。”
李玄沉声道:“可对长安城置之不理,我却无法接受。”
房玄龄摇头道:“如今的情况,远没有侯爷想得糟糕。”
“莫说王忠嗣和苏烈随时能领兵回援,幽州境内,便有诸多尚未调动的防守军团。”
“以他们为屏障,严防死守,坚壁清野。”
“用不了多久,活动在幽州境内的敌军就会主动退却。”
李玄摆手道:“幽州不安稳,前线作战的将士又岂能心安?”
“此事不妥,需尽快解决。”
房玄龄立刻调整思路,再出一策。
“可派一支偏军回援。”
“幽州缺的不是兵,而是一支能决定胜负的精锐。”
“而且长安城内还有狄仁杰,李秀宁等人。”
“即便战胜不了敌军,可却也能保一方平安。”
李玄没再说话,而是暗暗思量。
房玄龄也没打扰李玄,站在一旁,静静等待。
良久,李玄望向营帐外。
“传于栗磾!”
不多时,于栗磾到来。
“侯爷,您有何吩咐?”
李玄沉声道:“你立刻率领百保鲜卑连夜北上,全速赶回长安城!”
“我让海东青跟你一起回去。”
“等到了城外,自会有人去联系你!”
“是!”
于栗磾表情严肃,可心里却乐开了花。
因为此事要是办成,自己便能再度立下大功。
然而,临走前,房玄龄却不忘提醒道:“记住,此次若要立功,便不能鲁莽行事。”
“要是坏了侯爷的谋划,莫说立功,光是贻误军机的大罪,便够你喝一壶的。”
于栗磾如梦初醒,急忙拜谢道:“谢先生提醒,末将定当谨记。”
房玄龄望着于栗磾远去的背影,心中稍定,转身回帐。
“大军暂且按兵不动,等长安城稳定下来,再继续向前打也不迟。”
李玄站在沙盘前,缓缓摆弄着上面的旗子,似乎是在重新制定攻略常山郡的部署。
“理应如此。”
房玄龄拱手,认同李玄的决定。
紧接着,两人便讨论起
至少其中一个肯定能派上用场。
一是长安城之围解除,他们该怎么继续向前打,如何抢回浪费的时间。
二是长安城危局未解,他们该如何退兵,降低对整个战局的影响,以及由攻转守的配套调兵方案。
……
幽州,长安城。
因突发战事,整个长安城瞬间戒严。
天策府内,一道道政令发出,巡防营则加强防备,防止贼人作祟。
“此战,侯爷已交由我全权负责!”
狄仁杰面向所有官员,详细说出他对长安城各个区域的安排。
临了时,他肃然道:“诸位,请记住!”
“不管战况多激烈,皆不能擅离岗位,违者将以叛逃罪论处!”
“是!”
一众官吏躬身领命,表情严肃。
十月五号,张辽与李自成合兵四万,一上岸,便直奔长安城而来。
“似乎有点不对劲。”
李自成观察着长安城上的士兵,眉头微皱。
张辽沉声道:“明明陷入重围,可他们的士气却丝毫不受影响。”
“难道城内有情报之外的英雄坐镇?”
李自成表情凝重。
“如今长安城防备森严,怕是无法派人前去打探。”
张辽肃然道:“既来之则安之,反正我们的任务操作空间很大。”
“即便打不下长安城,只要将招摇从前线逼回来,任务也算完成。”
正在此时,一名鲜卑骑兵策马而来。
“你们谁是张辽将军?”
张辽策马向前,同时将信物抛向前去。
鲜卑骑兵检查完,便朗声道:“首领请二位移步前往我军营地,商讨攻城事宜。”
张辽表示没问题,立刻带上逍遥卫,与李自成一起前往鲜卑人的营地。
长安城的城楼上,田薇薇披甲持剑,头发则是用铁冠箍成高马尾。
此刻站在她身旁的是李秀宁,职位为守城大将。